╃苍狼山庄╃╃苍狼山庄╃

Clang出品,
必属精品!

虚拟局域网VLAN概述-技术篇

由于VLAN技术的普及,设备的性价比不断提高,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和单位在组建新的网络,或者升级改造现有网络时,开始采用VLAN技术。VLAN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,可突破物理网段的限制来建立部门网络,对网络通信进行隔离,提供一定的安全性,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,简化网络管理,便于网络的调整和扩展。

VLAN是指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,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、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。VLAN涉及到多种网络技术,如虚拟网络技术、分布式路由技术、高速交换技术及网络管理技术等。采用VLAN技术,不但可以满足用户对网络灵活性和扩展性方面的要求,而且有助于隔离网络故障和分配网络带宽。

VLAN工作原理

早期的共享LAN限制了网络带宽的利用,网络交换机的引入解决了共享冲突问题。交换机在网络的源端口与目的端口之间提供直接、快速、准确的点到点连接,提供高速低延时通信,提高了网络的效率,但是从根本上说,它仍是一个高速网桥,无法过滤局域网的广播信息。当网络中节点数足够多时,广播信息包所占用的带宽就可能影响其他信息流的传输,使网络的性能迅速下降,这就是所谓的“广播风暴”。

抑制广播风暴的基本方法是隔离广播域。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是限制以太网上的节点,这就需要对网络进行物理分段。将网络进行物理分段的传统方法是使用路由器,如图1所示。路由器的基本作用是只发送和接收来往于不同物理网段的信息。路由器处于OSI参考模型的第3层,能够实现网络互联,具有许多相对复杂的功能。例如,它不转发广播包,支持路由选择、多路重发以及错误检测等,还能将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在一起。

图1

路由器所连接的网络是不同的逻辑子网,但这种子网是根据物理网络结构来划分的,配置工作量大。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展,接入设备逐渐增多,网络结构日趋复杂,必须使用更多的路由器才能将不同的用户划分到各自的广播域中,在不同的局域网之间提供网络互连。大量使用路由器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投资,同时,路由器所造成的通信“瓶颈”也会使网络的效率大打折扣。

VLAN是一种不用路由器解决隔离广播域的网络技术。VLAN概念的引入,使交换机代替路由器承担了网络的分段工作,如图2所示。VLAN打破了传统网络的许多固有观念,使网络结构变得灵活、方便、随心所欲。VLAN不必考虑用户的物理位置,根据功能、应用等因素,将用户从逻辑上划分为一个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工作组,每一个VLAN都可以对应于一个逻辑单位,如部门、项目组等。

同一个VLAN中的成员都共享广播,而不同VLAN之间广播信息是相互隔离的。这样,将整个网络分割成多个不同的广播域。例如,网络管理员可以把相关的客户和服务器分别构成不同的VLAN,同一VLAN内客户和服务器可以方便地频繁通信,在同一个VLAN中的用户相互存取网络资源就如同在使用传统的局域网一样。

图2

由于VLAN基于逻辑连接而不是物理连接,因此配置十分灵活。VLAN在逻辑上等价于广播域,可以将VLAN类比成一组最终用户的集合。这些用户可以处在不同的物理局域网上,但他们之间可以像在同一个局域网上那样自行通信,而且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。网络的定义和划分与物理位置和物理连接是没有任何必然联系的。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,通过相应的网络软件灵活地建立和配置VLAN,并为每个VLAN分配它所需要的带宽。可以设置成每个VLAN子网的用户不能访问其他子网的资源,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。

通常使用VLAN建立虚拟工作组。当企业VLAN建成之后,某一部门或分支机构的职员可以在虚拟工作组模式下共享同一个“局域网”,这样绝大多数的网络流量都限制在VLAN广播域内部了。当部门内的某一个成员移动到另一个网络位置上时,他所使用的工作站不需要做任何改动。另一方面,一个用户根本不用移动他的工作站就可以调整到另一个部门去。管理员只需要在控制台上简单地敲几个键或操作一下鼠标就可以了。

VLAN的技术标准

VLAN的标准最初是由Cisco公司提出的,后来由IEEE接收,演化为以IEEE为代表的国际规范,这是目前各交换机厂家都遵循的技术规范。VLAN的IEEE专业标准有两个,一个是IEEE 802.10,另外一个是IEEE 802.1Q,主要规定在现有的局域网(如以太网)物理帧的基础上添加用于VLAN信息传输的标志位。另外有些厂家,如Cisco、3Com等公司,还在自己的产品中保留了他们开发的技术协议。影响比较大的是Cisco的ISL协议和VTP协议。下面简单介绍这4种标准。

1、IEEE 802.10

IEEE 802.10标准原来是为了安全因素而提出的一种帧标签格式。1995年Cisco公司提倡使用IEEE 802.10协议。在此之前,IEEE 802.10曾经在全球范围内作为VLAN安全性的统一规范。Cisco公司试图采用优化后的IEEE 802.10帧格式在网络上传输帧标签(Frame Tagging)模式中所必需的VLAN标签。

IEEE 802.10标准本身就是一个LAN/MAN的安全性方面的标准。IEEE 802.10标准定义了一个单独的协议数据单元,通常被称为Secure Data Exchange(简称SDE)PDU,也称为802.10报头,该标准把802.10报头插在了MAC地址的帧头和数据区之间。802.10报头由C1ear Header和Protected Header两部分组成。

2、IEEE 802.1Q

IEEE 802.1Q标准制定于1996年3月,它规定了VLAN组成员之间传输的物理帧需要在帧头部增加4个字节的VLAN信息,而且还将规定诸如帧发送与校验、回路检测、对服务质量参数的支持以及对网管系统的支持等方面的标准。IEEE 802.1Q标准包括3个方面:VLAN的体系结构说明,为在不同设备厂商生产的不同设备之间交流VLAN信息而制定的局域网物理帧的改进标准, VLAN标准的未来发展展望。

新的标准进一步完善了VLAN的体系结构,统一了帧标签方式中不同厂商的标签格式,并制定了VLAN标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。IEEE 802.1Q标准提供了对VLAN明确的定义及其在交换式网络中的应用。该标准的发布,确保了不同厂商产品的互操作能力,并在业界获得了广泛的推广。它成为VLAN发展史上的里程碑。IEEE 802.1Q的出现打破了VLAN依赖于单一厂商的僵局,从一个侧面推动了VLAN的迅速发展。

3、Cisco ISL标签

ISL(Inter-SwitchLink)是Cisco公司的专有封装方式,因此仅在Cisco的设备上支持。ISL是一个在交换机之间、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及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传递多个VLAN信息及VLAN数据流的协议,通过在交换机直接相连的端口配置ISL封装,即可跨越交换机进行整个网络的VLAN分配和配置。ISL主要用在以太网上。

ISL协议对IEEE 802.1Q进行了很好的补充,使得交换机之间的数据传送具有更高的效率。主要应用于互联多个交换机,并且把VLAN信息作为通信量在交换机间传送。在全双工或半双工模式下,在快速以太网链路上,ISL可提供VLAN的能力,同时仍保持全线速的性能。

4、VTP(VLAN Trunking Protocol)

Trunk(链路聚合)也是一种封装技术,它是一条点到点的链路,链路的两端可以都是交换机,也可以是交换机和路由器,还可以是主机和交换机或路由器。Trunk的主要功能就是仅通过一条链路就可以连接多个VLAN。

VTP是一种通过Trunk来进行VLAN管理的协议,属于客户/服务器方式。首先,VTP包含域的概念,只有处在同一个域内的交换机才能构成一个管理体系。其次,在整个域内,VLAN的添加和删除都是在服务器端完成的。修改的结果通过Trunk发给客户端,客户端的VLAN数据库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,也就是说,客户端内的VLAN数据库总是与服务器端的VLAN数据库保持一致(同步)。

VTP是一个在交换机之间同步及传递VLAN配置信息的协议。一个VTP Server上的配置将会传递给网络中的所有交换机,VTP通过减少手工配置而支持较大规模的网络。VTP有Server、Client和Transparent 3种模式,交换机在默认情况下设为Server模式。

VLAN的类型

一般根据交换方式,将VLAN分成3种类型:第二层VLAN、第三层VLAN和ATM VLAN。

1、第二层VLAN

在网络第二层实现的VLAN,要依赖显式(Explicity)标志技术,通过始发交换机对传统的MAC进行封装,在其中加入VLAN标识,使得其他交换机能够了解到该帧所属的VLAN,从而根据事先确定的VLAN组建的策略,将它传输到适当的交换机端口。采用显示标志封装的MAC帧中必须含有如下信息:源站与目的站的MAC地址;指示封装后的帧所属VLAN的标识;指示所包含的原始MAC帧的类型。

第二层VLAN可以依赖局域网交换机等硬件实现,具有速度快,延时小等优点。但又引起诸如帧校验、最大传输单元MTU受限、交换机之间交换VLAN信息难等问题。

2、第三层VLAN

第三层VLAN采用称为隐性(Implicity)标志的方法,主要通过第三层协议的信息来区别不同的虚拟网。此类方案倾向于使用逻辑的而非物理的方法来划分虚拟网,所以比较易于理解,也不复杂,但在具体实现时涉及到比较多的软件处理,因此,在处理速度上比不上用硬件实现的第二层VLAN,划分VLAN的依据主要是协议种类或地址等信息。

3、ATM VLAN

VLAN既可以在交换式以太网中实现,也可以在ATM骨干网中实现。要让VLAN跨越ATM骨干网进行通信,必须首先对ATM骨干网进行局域网仿真(LAN Emulation,简称LANE)的配置工作。交换机通过局域网仿真客户(LAN Emulation Client,LEC)软件接口连接到ATM网络,LEC与ATM网络上的LAN仿真服务器(LES)配合使用,处理在LAN和ATM交换机之间的VLAN。另外,通过LAN仿真,本地连接的ATM设备可与配置在共享LAN内的VLAN进行通信。

VLAN之间的通信

交换机必须有一种方式来了解VLAN的成员关系,即那一个工作站属于哪一个虚拟网,否则,VLAN就只能局限在单交换机的应用环境里了。一般来说,基于数据链路层的VLAN(即按端口和MAC地址划分的VLAN),其成员是以直接的形式与其他成员联系的,而基于IP的VLAN成员之间是利用IP地址以间接的方式相互联系的。绝大多数利用网络层划分VLAN的网络产品,其工作方式均属于后一种。有3种方式用来实现VLAN之间的通信。

1、通过路由器

传统的路由器在网络中有路由转发、防火墙、隔离广播等作用,而在一个划分了VLAN以后的网络中,逻辑上划分的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仍然要通过路由器转发。目前普遍采用单臂路由器,不管多少个VLAN,只需要一个链接端口。由于路由器的报文转发速度不高,而随着各种网络应用的发展,通过路由器的报文比率越来越大,因此路由器往往成为网络瓶颈。

2、利用第三层交换技术

这是一种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。三层交换机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,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,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,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,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网络的延迟,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,消除了路由器可能产生的网络瓶颈问题。

可见,三层交换机集路由与交换于一身,在交换机内部实现了路由,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性能。目前,高性能交换机已经把二层交换功能和三层路由功能结合在一起。这种交换机能识别交换帧和路由帧。该交换就交换,该路由就路由。交换和路由在同一交换机中,并采用各种技术,使路由具有交换速度,极大提高了网络性能。这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技术。

3、交换机列表支持方式

这种方式采用特定的工作机制。当工作站第一次在网络上广播其存在时,交换机就在自己内置的地址列表中将工作站的MAC地址或交换机的端口号与所属VLAN一一对应起来,并不断地向其他交换机广播。如果工作站的VLAN成员身分改变了;交换机中的地址列表将由网络管理员在控制台上手动修改。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充,大量用来升级交换机地址列表的广播信息将导致主干网路上的拥塞。因此,这种方式并不太普及。

另外,还可通过应用层网关来实现VLAN之间的通信。某些终端,通常是服务器能够成为多个VLAN的成员,这些VLAN可以通过该服务器完成通信。

本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| 当前页面:╃苍狼山庄╃ » 虚拟局域网VLAN概述-技术篇

评论

文章评论已关闭!